乌克兰,这个位于东欧的国家,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音乐传统。在众多乐器中,有一些小众乐器承载着乌克兰古老旋律和异国风情,它们或许不为世人所熟知,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本文将揭开这些乌克兰小众乐器的神秘面纱,带您领略古老旋律中的异国风情。
一、里拉琴:传承千年的民族瑰宝
里拉琴,乌克兰文称为“リラ”,是乌克兰民族乐器的一种,属于手摇风琴的变形。据史料记载,里拉琴的出现可追溯至10世纪,被认为是17世纪由曾经到过法国参战的哥萨克雇佣兵传入乌克兰。
1. 结构特点
传统的乌克兰里拉琴由类似大提琴的琴箱作基底,牵上3条平行弦线。拉弦位的弦下设有一从琴箱中突出的木制厚圆板,圆板的轴心连接琴箱尾部的旋转把手。琴箱上半部的按弦位装置有特制的键盘。
2. 演奏技巧
演奏者将琴箱水放在大腿上、斜靠在胸膛,左手使用键盘控制最下的弦的发声音高(上两条弦一般被调成低音的5度),右手缓慢地不停转动把手让圆板像提琴的琴弓般磨擦全部3条弦线发音。
3. 文化意义
里拉琴的演奏者被称为里尔尼其,他们时常组织起各自的协会或兄弟会,其集体间存在自己特有的秘密沟通用词。里拉琴在乌克兰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,多用于演奏宗教圣诗或史诗歌谣,例如史诗杜马。
二、班杜拉琴:乌克兰民间音乐的灵魂
班杜拉琴,乌克兰文称为“бандура”,是乌克兰民间音乐的灵魂,被誉为“乌克兰的吉他”。班杜拉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,是一种弹拨弦乐器。
1. 结构特点
班杜拉琴的琴身呈长方形,由共鸣箱、指板和琴弦组成。琴弦数量不等,一般为10-12根,分为高音、中音和低音三个部分。
2. 演奏技巧
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,通过改变指板的按压位置来调整音高。班杜拉琴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,包括单音、和弦、滑音等。
3. 文化意义
班杜拉琴在乌克兰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,常用于演奏民间歌曲、史诗、宗教音乐等。班杜拉琴的旋律优美动听,富有浓郁的乌克兰风情。
三、乌克兰小众乐器的传承与发展
随着时代的发展,乌克兰小众乐器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,乌克兰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,如举办音乐会、开展培训班、出版教材等。
总之,乌克兰小众乐器是古老旋律中的异国风情,它们承载着乌克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。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些乐器,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乌克兰音乐的魅力。